始于1973年
專注粉體加工領域五十載
桂林礦山機械有限公司   歡迎您!
服務熱線
18376352525

碳酸鈣常用表面改性劑簡介

52
發(fā)表時間:2023-08-03 14:40

碳酸鈣粉體的表面改性主要是解決3方面的問題:

①碳酸鈣的分散問題;

②與有機高分子材料界面結合的問題;

③表面改性后功能化及專用化的問題。


因此,在選擇表面改性劑時應綜合考慮以上幾點,并要根據(jù)表面改性劑的結構、性質及其與碳酸鈣粉體的作用機理,同時還應考慮有機高分子制品的基料性質、配方、工藝技術要求及碳酸鈣的物理化學性質,對其進行正確的和有針對性的選擇。


另外,在改性劑的選擇中,并不要僅僅只用偶聯(lián)劑來進行表面改性,而要應根據(jù)碳酸鈣粉體的性質及有機高分子制品的配方及工藝技術要求等,加入一定量的其它助改性劑和助劑,配合偶聯(lián)劑進行更有效的表面改性,使改性碳酸鈣粉體產品的性能和質量達到更高的要求,使產品的成本更低。


經(jīng)偶聯(lián)劑改性的碳酸鈣粉體,都會產生少部分的團聚顆粒,給產品的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,所以一定要進行有效的分級,只有這樣才能完全保證產品的質量。


碳酸鈣常用的表面改性劑有硬脂酸(鹽)、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、鋁酸酯偶聯(lián)劑等。


1、硬脂酸(鹽)


硬脂酸(鹽)是碳酸鈣最常用的表面改性劑,干法工藝可直接加入硬脂酸,濕法工藝要先將硬脂酸皂化或者使用硬脂酸鹽,如硬脂酸鈉。


為了使硬脂酸更好地分散和均勻地與碳酸鈣粒子作用,也可預先將硬脂酸用溶劑(如無水乙醇)稀釋,改性時也可適量加入其他助劑。


用硬脂酸(鹽)改性處理后的活性碳酸鈣主要應用于填充聚氯乙烯塑料、電纜材料、膠粘劑、油墨、涂料等。


2、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


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的分子結構劃分為6個功能區(qū),每個功能區(qū)均有各自的特點。了解其特點后,就可以根據(jù)待處理粉體的特點及應用領域,來靈活性選擇能滿足各種要求的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。


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分為單烷氧型、螯合型、配位型:


(1)單烷氧型的特點是含有多功能,適應范圍廣,主要適應處理干燥的碳酸鈣粉體。


(2)螯合型含有乙二醇螯合基,適用于一定含水量的碳酸鈣粉體的表面改性。


(3)配位型耐水性好,多數(shù)不溶解于水,不發(fā)生酯交換反應,適用多種粉體的表面改性。


用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處理后的碳酸鈣,與聚合物分子有較好的相容性。同時,由于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能在碳酸鈣分子和聚合物分子之間形成分子架橋,增強了有機高聚物或樹脂與碳酸鈣之間的相互作用,可提高熱塑料填充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,如沖擊強度、拉伸強度、彎曲強度以及伸長率等。用鈦酸酯偶聯(lián)劑表面包覆改性的碳酸鈣和未處理的碳酸鈣填料或硬脂酸(鹽)處理的碳酸鈣相比,各項性能均有明顯提高。


3、鋁酸酯偶聯(lián)劑


鋁酸酯偶聯(lián)劑以前因易水解很少使用。近年來生產廠家生產的鋁酸酯采取了部分滿足中心鋁原子配位數(shù)的特殊結構,使其產品質量得到很大的提高。鋁酸酯偶聯(lián)劑色淺,有較高的熱穩(wěn)定協(xié)調效應和潤滑增塑的作用,適用范圍廣。


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,文中涉及信息僅供參考,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!


超細碳酸鈣生產線.jpg